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
作为一名教职工,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,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,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,使教学效果最优化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:
《欢乐的泼水节》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描写民族风情的文章。本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,表现了傣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,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喜庆之意和深深的民俗风情。
学情分析:
因民族差异,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,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。学生年龄小,有强烈的好奇心,思维较活跃。所以搜集一些泼水节的资料,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,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。
教学目标:
一、 知识与能力
1.学会生字,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。
2.培养学生边读边思,边读边想,体验感悟的能力。
3.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二、过程与方法
创设情境,情感体验,学生参与
三、情感态度价值观
师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,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'欢乐心情。
四、重难点:
1.感悟用词的精当
2.融情于文,与文产生情感共鸣
板书设计:
欢乐的泼水节
清水 吉祥如意
教学过程设计:
第二课时
一、导入
1.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,跟傣族人民一起过一个泼水节。板书:泼水节
(齐读)
2.还等什么,赶快开始我们今天的旅行吧!
二、精读第一自然段
1.相机出示迷人的西双版纳的图片。看,浓绿的椰树、高高的佛塔、宁静的村寨,还有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,又是一个春风习习、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,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来了。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自读第一自然段。
2.听了朗读你知道了什么?
3. 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泼水节,小朋友,从这个“迎”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?请你再读读句子。(生交流)
4.想了又想,盼了又盼,终于迎来了。让我们与傣族人民一起迎接泼水节的到来吧!齐读第一自然段。
三、精读第二自然段
1.泼水就要开始了,走到大街上,你们会看到些什么?快去读读课文第二节1、2两句吧!(生自读)
2.你看见了什么?(交流)
(1)屏幕出示:这一天,人们提着桶,端着盆,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。
a.来,让我们提着桶,端着盆,到大街上去吧!谁想去?请你来读读这句话。
b.老师感觉你是在九、十点钟才来到大街上的,一点都不早!谁能通过朗读,告诉大家你是来得最早的。(指名读)
(2)有人来得还要早呢!你来做什么的呀?(生答)
a.屏幕出示: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,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,有的撒上花瓣。
b.泼水节用的水也是很有讲究的。滴上点点香水,撒上片片花瓣,闻一闻,怎么样?这水真香啊!
c.谁能读好第二句话。
d.泼水活动还没开始呢!你为什么来那么早啊?(生答)
e.是啊,泼水节是一年一度的,很难得,不能错过的。虽然泼水活动还没有开始,但是人们早早地做好准备了,焦急地等待着欢乐时刻的到来,就让我们一起用读表达出此刻的心情吧!(齐读1、2两句)
3.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,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,看,泼水开始了(看录像)
(1)刚才看见了什么?
(2)我也看见了,看见了“大家互相追赶……
出示:开始泼水了,大家互相追赶,你拿着瓢往我衣领里灌,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。)
(3)谁能来做做动作,怎样是灌?怎样是泼?
说得好!演得好!相信大家能读得更好!指名读好这句话。
(4)这一大瓢一大瓢地灌,这一大盆一大盆地泼,(出示句子:第四句)这老人、这孩子、姑娘、小伙儿,个个身上——,人人脸上——,这衣服呀全湿透了,直滴水,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呀?点击“湿淋淋”指导读好。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。
(5)我不明白了,为什么身上湿淋淋,他们个个脸上却笑开了花?
(6)过渡:请小朋友接着往下读找找答案。
a.出示: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,谁身上泼的水多,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,怎么能不高兴呢!
a.怪不得啊,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,泼出去的水多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幸福。板书:清水 吉祥如意 小朋友,这个小小的“!”在这边传递着人们怎样的心情?
b.能把你的快乐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吗?(男、女生读)
c.那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?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?
句式:我想把吉祥如意的水泼在——身上,祝——
d.在你送出祝福的同时,你也收到了很多祝福。这吉祥的水,祝福的水,大家尽情地泼,尽情地灌,让我们打开书本带着欢乐的心情齐读第二小节。
四、精读第三自然段
1.在这欢乐的节日里,人们还举行了很多有趣的活动呢!自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,再到大街上走一走,看一看,别忘了带好相机拍下那些美好的瞬间与大家分享哦!
a.你拍了一张怎样的照片?
根据生答相机出示图片。
b.喜庆活动还在继续,欢乐也还在继续。清晨,人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大街上,现在夜深了,还是不肯离去。小姑娘,你为什么还不回家啊?
c.老爷爷,累了一天了,您怎么还不回去睡觉啊?
2.你能把你的快乐,你的依依不舍读出来吗?(指名读最后一节)
五、总结
1.参加了傣族的泼水节,现在你的心情怎样?
2.相机板书:欢乐的
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课题。
3.让我们把这美好的瞬间、把这欢乐的时光留在心中,捧起书本,齐读课文
六、学习生字
1.小朋友,这些老朋友你还记得吗?我们来叫叫他们吧!
2.小朋友读得那么棒!相信你们写的字一定很漂亮。(出示:幸)
3.生交流记忆方法,师范写。
4.下面请大家打开《习字册》,认真地描红、临写生字。
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:
1、学会本课6个生字,美观书写带有长横的“互、幸”和带有“口”字的“吉、如、味”。
2、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相关字词的意思,在朗读句子中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,学习第一自然段。
教学重点:
在学习词句中,结合生活实际了 ……此处隐藏23692个字……范地书写“吉、祥”两个字
学习提示:仔细观察吉、祥两个字,注意字的结构、易错点、占格要求。
温馨提示:先自学,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互学,准备班级展示。
检测工具:
在括号内填入恰当得动词。
( )着桶 ( )香水
( )着盆 ( )花瓣
( )着歌 ( )龙舟
( )着舞 ( )烟火
过程设计:
一、激情导课
上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迷人的西双版纳,初步感受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——泼水节。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的感受吗?
(学生自由说。欢乐、兴奋……)
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,细细品读,透过语言文字感受泼水节的欢乐,感受文字背后传达的浓浓的情感!
二、民主导学
任务一: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
学习提示:1、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,把你认为描写人们泼水节前、泼水节时欢乐心情的词句画下来,和组内同学交流你的感受,准备班级展示。
自主学习:自主读书批注,然后组内交流。
展示交流:
A组:
1、交流泼水节前的快乐。
请大家随我看第二自然段的1句。从“早早、早已”两个词我体会到了人们……(盼望已久、迫不及待、万分期待……)可见他们按耐不住的喜悦。
第2句:人们准备了清水,还滴上香水,撒上花瓣,可以看出泼水节在人们心中是多么美好,多么隆重,多么讲究!
2、体验泼水节的快乐
(请大家随我看3句:)
我们小组想表演泼水节的活动,理解“互相追赶”“灌” “泼”。
瞧瞧,没有水的表演都是这么欢乐,想看看真实的泼水节的情景吗?(播放泼水节图片。)
此时,你想用那些词形容泼水的情景?
你往我头上( ),我向你身上( );
你往我衣领里( ),我向你脸上( )……
师:泼的多开心!灌的多痛快!
同学们请随我看第四句。“人人脸上笑开了花,直接写他们的欢乐,”大家看图,瞧!他们多高兴呢!
我们组想痛痛快快地读一读泼水的过程!(读)
学生质疑:老师,为什么他们身上湿淋淋的,人人脸上却笑开了花?
这个问题好,谁来帮助他?
(学生自由说,教师适时点拨。)
导语:是啊!泼出去的水越多,给人们带来的幸福也越多;身上浇得越湿,得到得祝福就越多。怪不得老人、孩子、姑娘、小伙儿都来了,这里面还有你的亲人、朋友、老师、同学,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?
出示:
我想把吉祥如意的清水泼在 身上,祝愿 。
老师想把这吉祥如意的清水泼向同学们,祝同学们学习进步,天天快乐!
导语:感受着水的`馨香,送出自己的祝福,同时收到别人的祝福!真是尽情尽兴!让我们随着欢乐的音乐,再次美美地读读这一自然段。
(配乐齐读第二自然段。)
任务一: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
学习提示2:自由读第三自然段,用圆圈圈出泼水节里的其它活动,用心品读,感受人们的欢乐。
1、交流:
B组:读了这一段,……我们组想通过朗读来表达我们的感受!(1读)
C组:对B组进行评价,我们组愿意和他们PK。
D组:对C组进行评价,我们组的读相信大家更能体会到欢乐!
老师评价:同学们真棒!你们的朗读仿佛把我们置身于傣家,亲历了泼水节,我们也停留在泼水节的欢乐中,迟迟不愿离去……此情此景,你能用词串来描述泼水节的活动吗?
那位小作家来?
2、说话训练。
3、拓展:
我们祖国有56个民族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。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。
(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,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资料了解更多的民族风俗。)
任务二:正确规范地书写“吉、祥”两个字
学习提示:仔细观察吉、祥两个字,注意字的结构、易错点、占格要求。
温馨提示:先自学,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互学,准备班级展示。
自主学习:自学 互学
展示交流:
1、E组:交流字的结构、易错点、占格要求。
2、师范写指导。
3、生描红临写。
板书设计:
欢乐的泼水节
清水 吉祥如意 幸福
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:
1、细读课文,理解课文内容。
2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。
3、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,了解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,初步了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。
教学重点:
教学描写泼水的欢乐场面的§2,体会泼水的.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。
教学难点:
懂得泼水的象征意义
教学准备:
词卡 多媒体课件 《太阳出来喜洋洋》乐曲 云南风光之泼水节实况VCD
教学过程:
一、复习检查。
1、字 2、词 3、指名背诵
二、细读2、3
1、观看泼水节实况录像
2、教学2
(1)轻读,要求:标一下共几句?
(2)(示句一)指名读,体会“早早地”,再读。
(3)(示句二)女生读,说说读后的感觉。做动作齐读(先同桌练)
(4)(示句三)男生读,指名做“灌”、“泼”的动作。指导读。
(5) 引读句四,交流:读了这一句,知道了什么?
对照图理解人们的欢乐之情,笑容满面地读句四,读后质疑,引入句五,生自读。
(6)(示句五)范读,指名给“怎么能不高兴呢”换一种说法,体会书上句子所表达的强烈的感情。
(7)引读2。
3、教学3
(1)导入:泼水节的场面真是欢乐,大家想不想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庆?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:傣族的泼水节除了泼水以外,还有其它活动呢!自读§3,用笔画画还有哪些活动?(交流)
(2)畅谈:如果你去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,你最想干什么?
(3)朗读比赛:分四人小组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§3,读出泼水节的热闹和欢乐。
(4)配乐齐读3
三、创设情境,总结课文。
1、生演泼水节场面,师进行采访:
(1)我是苏州电视台的记者,请问这位老大爷,你们的水中为什么要滴香水、撒花瓣?
(2)这位小朋友,你的衣服都湿透了,你感到不高兴吗?
(3)老妈妈,天都这么晚了,你怎么还不回家?还想参加什么节目?
2、怀着欢乐的心情齐读课文。
四、练写祝愿的话。
4月14日就是傣族的泼水节,你怎么向远在千里之外的傣族人民祝贺呢?请把对傣族人民的祝愿写在纸上。
文档为doc格式